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化學系

:::

台灣生技發展第一人: 台灣發酵之父 蘇遠志 教授

  • 2021-01-19
  • AdminAdmin
This is an image



各位系友及同學們:

       在這個新年新的一年來臨,大家準備要歡度農曆新年之際,必須要通知一個令人不捨的消息,就是我們敬愛的蘇遠志老師,在 2021年1月10日離開我們了。記憶中蘇老師儘管在退休後,不論大大小小的學術會議、生技展、審查會議,幾乎都會讓學生們看到他健朗的身影。這是活到老學到老的身體力行典範,也讓我們都無法想像,他忽然就離開我們了。知道消息的時候,先是愕然失措,後是難忍不捨。一個時時刻刻兢兢業業,對後進永遠不吝提攜的學問和生活導師,就這樣離開了。

       蘇老師是一個把農化系精神發揮的最極致的學者,既能做深入的研究,又能把成果和產業緊密的聯繫在一起,是最典型的農化人。老師於1952年農化系畢業,1962年榮獲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,1963年應錢思亮校長邀聘回農化系任教,曾擔任農化系系主任、所長及農學院院長,教研工作不斷,一直到七十歲屆齡退休,一生都和農化系有解不開的緣分。

       在1960年代從東京大學回國之前,蘇老師從事的研究課題是「麩胺酸的發酵生產」。期間發現新菌種Brevibacterium divaricatum菌株,能生產高量的麩胺酸(glutamic acid)。發酵液中的麩胺酸經過抽取純化後,與鈉鹽結合就成為麩胺酸鈉鹽(sodium glutamate),也就是味精。其研究論文先後刊載在日本、臺灣及美國各學會的刊物中,甚受國際學術界的重視,更前後獲得了美國、日本與我國的6項發明專利。當時臺灣的味全、津津、味王等公司每年需要進⼝數百萬美元小麥作為味精的生產原料,成本居高不下。回國以後,蘇老師無償的將他的研究成果交付給味全、味丹等公司,並協助指導建成量產型的發酵工廠,之後臺灣味精生產量外銷高居全球第一。這是臺灣生技業的第一個篇章,早在1960年代就生根發芽。

       之後蘇老師在農化任教期間仍積極研發,並將研發成果持續移轉給產業界商業化生產,使得臺灣曾經成為國際上除了味精之外,綠藻(Chlorella ellipoidea , C. pyrenoidosa,東海綠藻)、鳳梨酵素(Bromelain,弘茂生物科技、臺灣多胺)、尿激酶(臺灣多胺公司)都是外銷量全球第一名的國家,此外還有聚麩胺酸(poly glutamate,味丹企業)、納豆激酶(nattokinase,駿瀚生化)等多種研發成果,創造新台幣數千億元的產值,在業界所有人也尊稱蘇老師是「臺灣發酵之父」。老師一生奉獻於臺灣生技產業的發展,足跡遍及歐美日及東南亞各國,吸收新知與了解各國的經驗,並以全球宏觀的角度來協助我國生技產業發展策劃。因此也曾擔任行政院衛生署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、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健康產業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顧問、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委員、國科會生物技術學門召集人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常務董事、國科會政府科技發展計畫食品及生技領域審查委員、行政院開發基金投資評議會技術審議委員。

       老師一生除了發表數量龐大的重要學術著作,還獲得了眾多的榮譽獎項,包含第4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、中國農業化學學會學術榮譽獎、食品科技學會學術榮譽獎、中山學術著作獎、教育部學術獎、教育部全國專科以上學校發明獎、國科會傑出研究獎4次、行政院傑出應用科技人才榮譽獎、優良生物產業科技發展獎、張駟祥教授食品科技學術特殊貢獻獎、國科會特約研究獎、教育部大專院校教師與產業界合作研發績效卓著獎、中華⺠國生物產業特別貢獻獎、世界文化科技貢獻獎(Gold Vessel Award–For Contributions to World Culture and Technology)等。

       然而對學生來說,老師不是個飛揚跋扈的生技產學菁英,也不是個無法親近的學術巨擘,他就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導師。從實驗室到課堂上,無不孜孜不倦的教導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學子。待過發酵實驗室的同學都知道,從進實驗室開始,老師會盡心盡力指導監督你,但是畢業之後會同樣幫助你,不管是出國念博士班的推薦信、進產業界的推薦函、出書的序言、產業合作案的促成。只要是農化的一份子,只要你願意⽤心在農化生技盡一份力,老師都願意做學生最重要的後盾。在老師的學生中,跨產官學研各界,有學術頂尖的院士以及研究學者;有在各大學任教的校長、院長、教授;有業界產值十數億的業界翹楚;也有為了臺灣戮力規劃開創生技新機的重要官員,機構首長。所以老師花在作育英才的心力和成果上,在臺灣生技領域無疑無人能出其右。

       天下無不散的筵席,老師在93歲的高齡,離開了大家。相信系友除了感謝老師的教導,心中有著無盡的難過不捨之外,更會感念老師給我們留下的典範。所謂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雖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」,我們每一個農化學生,可能跟不上老師一生的成就,然而在自己的崗位上,還是會效法老師的精神繼續努力。希望老師在天上看到我們的成果,能還是跟以往一樣,和藹微笑著說:做得很好。


謹以此文獻給一代傳奇農化人- 蘇遠志老師


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系友會 理事長 陳佑誠 敬上